今日,熊猫保险科技受邀参加2021保险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暨保险科技管理人年会。会上,熊猫保险科技创始人&CEO王刚发表《费改后市场新趋势、业态及对策》专题演讲,并和与会嘉宾们深入探讨当下保险数字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据悉,中国保险学会专职顾问、原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许彬,泰康人寿助理总裁兼首席科技创新官杜彦斌,诚泰保险CIO许振辉,阳光财险前首席数据官李东,中国电信金融企业行业客户部总经理朱为佳,保准牛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彭勇等嘉宾出席本次活动。
近几年,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方兴未艾。虽然相比于银行IT化,保险科技的起步略晚。但受益于保险行业的广阔前景与银保监会陆续发布的多项监管政策及指导意见,可以预测保险科技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另外,后疫情时代也对保险数字化起到了客观加速的催化作用。
王刚在会上做了精彩分享,他从保险数字化进程的行业基本面切入,基于银行、寿险、财险不同行业主体的边界和阶段进行深入剖析,分享保险数字化发展相对落后于银行IT化10-20年的本质原因。他认为:财寿险渠道模式决定了IT能力及边界,IT和阶段限制了保险科技行业边界。
具体而言,银行的直销模式,决定了它的系统直接服务于客户,技术构建所基于的业务流程恰恰是用户终端本身。高频、稳定、敏捷、并发等要求技术高投入,这就不难理解为何目前我国银行机构信息科技资金投入是保险机构投入的6倍之多。寿险公司以代理人模式和银保渠道为主,核心系统面向代理人,能够满足基本业务需求。不过在中台建设上,如场景渠道、客户画像上仍有待于提升。
对于财险来说,中介代理模式为主,整体利润低甚至亏损。系统相较于银行来说,属于低频应用,行业投入整体偏低。并且,保险公司IT系统的功能与中介实际应用需求存在巨大差距。中介公司运营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的技术能力又不足以支撑自研完善、有效的系统。针对行业现状,今年年初监管也适时推出了行业指导意见,要求中介业务信息化,没有系统不能开展业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化普及,科技在全域应用层的逐步渗透,市场对于保险数字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底层系统技术架构大多是基于顶层业务逻辑而设计,保险科技目前是主体公司的保险科技,并非真正面向市场、商业化的保险科技。技术主体与实际需求和应用端形成了数字升级的鸿沟,这一需求鸿沟的出现也标志着场景化、精细化营销时代的到来。
王刚表示:当下保险科技的发展,应该把从以面向业务流程为主转化为以面向渠道及客户、面向场景为核心驱动的数字升级方向。下沉渠道场景、精细客户运营、科技及服务是关键路径。
回到生产三要素模型来看,如果说技术带来生产力的革新,也在重塑生产关系中的业务模式、协作方式;那么全域数字化构建各类场景作为数字化保险业务的生产资料支撑各类应用落地,则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技需要满足全渠道业务场景开展;二是实现多渠道融合及基于大数据的精细化营销管理。
互联网保险渠道发展迅速,经历从表面渠道的变革向模式优化阶段发展。包括对接众多第三方经代渠道以及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代理人团队等方式,为保险产品定价、保险案件理赔流程再造提供支持的落地应用等。
保险渠道营销互联网化改造是当前保险行业数字化升级的主战场,日臻完善的渠道布局,需要匹配更加精细化的营销管理体系。在To A代理人层面,用户画像分析、互联网销售线索获取、代理人管理与AI培训;To C电商直销层面,精准营销和智能推荐、活动管理与智能营销、引流渠道投放管理、智能客服与智能保顾。在数据和分析后台,为用户打上精准标签,如次新车客户等。
王刚在最后总结道:“保险科技是重要生产力,但不是唯一生产力。2021年是保险科技元年,需要和生产力模型配合方能产生化学反应。”
关于活动主办方——金科创新社
英国Fintech Circle在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金融科技专委会秘书长单位。联合中国众多的金融科技创新型企业,共建金融科技生态,共同促进金融科技在中国的落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