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们都具备强大的生态优势,也都不差钱,决定他们的竞争胜败的是谁更能切中消费者的内心。
7月10日,饿了么宣布全面升级,从餐饮外卖平台转变为解决用户身边一切即时需求的生活服务平台。饿了么从送外卖发展到送万物送服务,试图升级消费者本地生活方式,将“不出门得一切”的生活体验发挥到极致。这送万物、送服务的豪横宣言最近又借由在分众的反复刷屏,成功引起全民讨论。
当美团进一步推进综合电商平台的建设,试图革新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当下,饿了么这一次升级意图再次将美团拖入犬牙交错的本地生活白刃战中。
应该说,任何人都不太可能拒绝“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体验。但之前,由于平台的技术架构限制和消费习惯影响,部分消费者们只享受到美食到手的乐趣,其他的体验则并不美好。在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2万亿元、本地生活线上化率却不足5%。这一切因为疫情而改变。被“禁足”的消费者倒逼本地生活服务迅速转移线上。一部分习惯将生活线上化的宅男宅女发挥了风向标群体功能,诱导公众足不出户就能“完美生存”。他们推荐的本地生活线上服务商绕不过两个平台:美团和饿了么。
这是因为对于本地生活线上化来说,运输到家能力和服务品类完备度才是核心,而放眼中国只有饿了么和美团能做到。饿了么和美团也早在数年前就为今天的本地生活线上化大战做好了充分准备。
2018年4月,阿里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之后他们又进行了一系列骚操作,通过“三个100万计划”和收购客如云,阿里为商户端数字化扫清障碍。本地生活服务的线上技术体系和商户流量布局都已完成。而饿了么整合进支付宝后,每天还能带来超过1亿的访问量。
而在运力方面,阿里全资收购了“点我达”,此外还有蜂鸟即配、盒马、天猫和淘宝1小时达等物流运力体系加持。粮草先行能力强大。4月21日,饿了么还宣布300万名外卖骑手升级为饿了么蓝骑士……
有钱,有枪,有地盘的饿了么自然也可以豪横起来,高调宣称,从送外卖发展到送万物,送服务。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总裁王磊更是表示,除了鲜奶、母婴玩具、美妆、书籍文具、体育装备等零售商品外,美甲、美容、家政、保洁等项目也将实现送服务上门。
经此一役,饿了么或将惯坏消费者了。本地即家门,家门即生活,将成为N多人的生活方式。
但是在战场的另一端,美团也有应对。目前来说相较于单一家饿了么来说,美团还有一定优势。它连接了610万商户和4.5亿消费者,市值破万亿的美团也不怕砸钱开战。美团外卖持续交易额领先,在运力方面,美团还拥有399万骑手,比饿了么也要多些。在数智化上也通过投资望家欢和乐禾等企业进行布局。而在本地服务上,早在2019年下半年开始,美团外卖就引入彩妆、实体服饰门店,美团闪购更是提出要做“30 分钟万物到家的电商平台。30分钟拿到华为最新手机的噱头也让美团一时风光。
但是美团针对本地生活的逻辑核心是转型为一个综合型电商平台。美团的闪购业务通过分拣方案和配送体系拉拢了商家;好货拼团小程序开启两人拼团业务,鼓励消费者分享商品业务;美团的信用支付产品“买单”更是在支付领域打出自己的逻辑。完善商品品类、供应链和支付能力,美团距离综合电商只一步之遥。而这个综合电商还有一个优势是到达速度出奇的快。
然而美团转型综合电商可能暗含一个巨大的风险:让消费者对美团的认知出现困惑。毕竟送外卖的变成一个有骑手的阿里或京东,总归让很多人难以接受。转变太大,就意味着要调整消费者对品牌的固有认知。如果没有追兵,试错空间足够大,但美团的背后有一个饿了么。
而饿了么升级的逻辑,依然在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接受范围之内。这是因为饿了么强调的不是电商的“买”,而是外卖平台固有的关键词“送”。一字之差,对消费者的心智把握截然不同。饿了么的升级将耗费较低的解释成本,对接固有的消费习惯,更突出了服务的意义。
饿了么起源于校园,送万物送服务的宣言说明他们对年轻群体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智理解尤为深刻。平台上,三十岁以下的用户超过60%。品牌发言人上也选择了在青年群体有超高人气的王一博。尽管美团当下的体量仍然更大,但饿了么深知得年轻人得天下的道理。此次饿了么在年轻白领每天经过的写字楼电梯场景,发动品牌再升级的攻势,聚焦年轻化的意图十分明显。可以预见,杀入腹地的饿了么与美团在年轻消费者领域势必将会有一场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