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口中所说的“大三阳”“小三阳”究竟是什么?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中国人常见的问题,在香港或内地,大约8至10%的成年人口是乙型肝炎带菌者。大部分乙型肝炎病毒是通过母体传染给新生婴儿,但是也可通过血液、精液和其他体液传染。绝大部分乙肝带菌者并无任向症状,表面上和一般健康人无异,但是大约三分之一患者的肝脏会无声无息地演变成肝硬化或肝癌,因此,乙型肝炎带菌是绝对不容忽视的问题。
笔者诊治过的内地乙肝患者都会告诉我,他们是大三阳或小三阳,这个名词在香港很少用。如果你问香港的乙肝患者:”你是大三阳或是小三阳?“他们大多会一头雾水。
何谓乙肝"大三阳"或"小三阳"?
血液检测是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
以往的乙肝血液检测主要有五项指标(俗称”乙肝两对半“):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表面抗体(Anti-HBs)
●e-抗原(HBeAg)
●e-抗体(Anti-HBe)
●核心抗体(Anti-HBc)
这五项检测的结果──阴性或者阳性,显示乙肝病毒存在与否及活跃情况,因而就有了"大三阳"与"小三阳”的分类:
其实分别只是e-抗原或e-抗体是否阳性。e-抗原阳性显示体内病毒繁殖率较高,“大三阳”的传染性较“小三阳”强,而且“大三阳”演变成慢性乙肝的可能性也比“小三阳”大。
“大小三阳”可以比较简单地帮助病人了解他处于感染的何种阶段,但并不能准确反应病人肝脏的受损程度,而”小三阳“这名词更容易令患者以为自己病情较轻而忽视定期检查或者治疗,造成的后果可以比“大三阳”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