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快讯 > 正文

从互联网到AI崛起,上海能弯道超车吗?

[2020-07-22 09:59:21] 来源:网易新闻 编辑: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原标题:从互联网到AI崛起,上海能弯道超车吗?)很多年后,面对已成巨头的阿里巴巴和首富马云,上海市领导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为失去这样一个由小企业发展而成的巨型企业感到相

 (原标题:从互联网到AI崛起,上海能弯道超车吗?)

很多年后,面对已成巨头的阿里巴巴和首富马云,上海市领导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为失去这样一个由小企业发展而成的巨型企业感到相当遗憾。”

在很多观者眼中:过去20年,互联网经济乘风而起,北京、深圳、杭州,分别诞生了中国三大互联网巨头BAT(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这当中,阿里巴巴本该属于上海。

不过,相比纽约再度拒绝了亚马逊,上海并没有丧失再度搏击“浪潮之巅”的激情。移动互联网到来,上海拿出了拼多多,虽然相比北京一城包揽三大独角兽TMD(字节跳动、美团、滴滴)略有逊色,不过在另一条科技赛道上,上海俨然已经“暗度陈仓”了。

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到第三年,也是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的“交卷”之年,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语义识别、脑智工程等领域,上海抛出了一个新问题:当全国1/3人工智能人才集聚上海,产业的走向会如何变化?

科技发展的进程,总是这么耐人寻味,面对产业互联网大潮,上海的科技产业如何重上“浪潮之巅”?

上海的互联网野望

智慧零售企业悠络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修平在10年前,选择了上海作为创业启动基地。在他眼中,上海深厚的零售贸易体系为全国领先。

“中国零售看上海。全国零售的真正大本营以华东,特别以上海为中心。”沈修平说,“零售巨头的总部很多都在上海,而且零售管理水平也是上海比较先进。”

放眼全中国,上海拥有得天独厚的金融和产业优势——领先的金融体系,深厚的贸易积累,密集的工业集群。

可惜的是,上海擅长的核心竞争力,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发挥不出最大威力。“上海是全国相对富裕的一个城市,大多数人活的还不错。所以上海草根环境不多,做长尾市场有些吃亏。”上海AI创业公司商涌科技CEO刑静说。

消费互联网的本质,是长尾市场的生意——通过消除信息壁垒,连接平台两边的广大消费者与供给者,收割巨大的长尾市场:腾讯连接人与人,百度连接人与信息,阿里巴巴连接人与商品。

消费互联网面对C端个体用户,流量就是王道,甚至比的是谁更激进更敢烧钱。一场战争的局势,在几个月内就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上海相比,北京如同一个缩小版中国,具有面向长尾市场的环境优势。因此中国前六大互联网公司中,有四家总部诞生在北京。

风水轮流转。产业互联网时代,比拼的不再是几个月内的流量厮杀,转而需要体系化保障:强大的资金体系支撑、丰富的实体产业积累、以及完备的产业集群效应——这恰恰是上海所擅长的。

上海的创新应用先进程度让沈修平印象深刻。他曾跟云南的一个客户交流,这位客户告诉他:“我们这边基本上晚你们上海3、4年很正常。”当他前往重庆西部建分公司时,再一次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他不解地问当地客户:“上海都接受这样的,你们这边为什么不接受呢?”重庆客户告诉他,“我们晚3、4年很正常”。

“慢慢地我们发现一个规律,3、4年前上海用的东西,现在在二三线城市才会用起来。这个很有意思,跟整个中国商业特色有关系。”沈修平说。

更重要的是,上海拥有的资金、贸易、产业集群优势,很难有城市能在短时间内后来居上,只能依靠漫长岁月的点滴积累。放眼全国,拥有三重优势的区域没有几个。

上海,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产业互联网时代。

AI崛起,上海崛起

汽车代替马车、工厂代替家庭作坊、互联网代替电报……不管是从人类发展的整体,还是从各个产业的细分领域来看,永远在围绕效率做文章。

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效率最大化就是人类发展的最大化。

产业互联网的诞生,正顺应了这个趋势。产业互联网,就是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和产品,改造原来落后低效能的产业设备,使产业链和管理模式都效率最大化。

产业互联网改造实体产业的过程中,人工智能(AI)是一条重要赛道。在这条赛道上,单打独斗注定失败,集团军作战才能取得最终胜利。上海看到了机会。

2019年9月25日,上海发布《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的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统筹5G、物联网、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云计算平台、超算中心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聚焦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发展。

上海浦东张江人工智能岛,如今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人工智能产业和应用标杆。整个岛上集聚了将近90多家企业,近4000多人在此办公。到2020年年底,企业数会超过100家,在此办公的科研人员将超过7000人。“岛民”既有微软、IBM等行业龙头,也有众多进行创新创业的小微企业。

据统计,上海现有人工智能重点企业1116家,2019年企业产值约1477亿元,比2018年增长10.7%。上海人工智能企业围绕产业链各个环节集聚发展,形成了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微软、亚马逊、阿里、腾讯、百度等龙头企业围绕产业生态在沪布局,与上海签署合作项目。

近年来,上海在人工智能的布局上走出了“上海加速度”。除了在顶层设计上推进政策支持,围绕前沿技术、平台设施、产业应用,深化推进全产业链布局。

2020年6月,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产业基地、顺络电子等9个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松江经济开发区举行,涵盖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投资逾450亿,规模达到全国第一,预计于2021年底陆续投产。

从互联网到AI崛起,上海能弯道超车吗?

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产业基地开工奠基

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投产后,将承担各种大规模AI算法计算、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任务,并以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为全社会提供云计算服务。

5G到来后,超算中心将赋能企业,并将最终赋能于用户。“超算中心的作用是什么?超算中心的作用是使渲染速度更快,原来的三十倍可能变成九百倍。举个例子,为创作者赋能的场景大量地落在手机端上。手机端的运算能力,可能只有服务端运算能力的三十分之一。有了这样的超算中心,有了5G的设施, 马卡龙是不是就有机会做一个类似云渲染的概念?”腾讯AI加速器二期企业马卡龙玩图的主创蔡天懿表示,“基础设施的建立,永远是对创业者最重要的变化,基础设施的改变就是创业者创业的机会。这个是我能看见的。”

如果说上海是长三角AI产业集群的城市中心,腾讯就是长三角AI企业的“助推器”。腾讯在长三角建立超算中心,建成至少2.5万个7千瓦等效机柜,目的正是以打造超算枢纽为契机,协同生态伙伴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形成AI产业链集群。

“腾讯与合作伙伴共建产业生态。在生态共创的路径下,腾讯非常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腾讯公司副总裁姚星表示。

人工智能产业链集群生态中,腾讯扮演的核心角色,是为生态企业提供C端入口和底层技术基础设施。腾讯产业互联网to B能力体系的搭建中,最前端的用户入口是腾讯的优势,在后端,腾讯会提供公有云IaaS平台、PaaS平台,以及基于腾讯技术能力的支撑平台。

但在行业应用领域,腾讯以生态的方式进行构建。因为每个行业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成熟的应用和解决方案,腾讯把这个领域交给更专业的合作伙伴来做。腾讯立足于做好平台,成为行业的助力者,而非颠覆者。

上海AI企业创略科技,就受益于这种产业集群的聚合效应。“对于我们来说,部署在哪是我们不需要操心的一个问题。” 创略科技总裁杨辰韵表示,腾讯每一期AI加速器、SaaS加速器,有各个行业、各个场景的应用企业,大家都可以部署在腾讯云上,获得腾讯云底层的算法支持,基于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实现具体的垂直行业和场景落地。我们和腾讯之间,我们和同期的同学之间,都会有业务交叉,这个是很明显的聚合效应。”

在这个过程中,腾讯通过云启产业生态平台,借助产业生态投资、产业加速器、产业生态培训、产业基地四大引擎,打通腾讯B端技术、产品、平台能力,以及C端场景,流量能力,与合作伙伴共生共赢,助力产业智慧升级。

“上海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正在积极发挥一体化的牵头作用。腾讯在上海落地已久,2008年设立上海分公司。从2018年开始,腾讯大幅增加了长三角地区的云计算、人工智能及智慧零售等领域的投入。”腾讯公司副总裁、华东总部总经理张立军表示。

张立军透露,未来腾讯将进一步提升在长三角的战略布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经济总量约占全国1/4,信息化程度高,是实现数字中国基础最完善的区域,也是腾讯业务布局的重要战略区域。”

显然,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AI产业集群建设才刚刚开始,未来10年想象空间巨大。腾讯在长三角超算中心的投入,也是这个趋势的关键一步。

产业互联网时代,上海怎样弯道超车

未来十年,时代的接力棒从消费互联网延伸至产业互联网。AI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弯道。谁把握住了AI的发展机会,就能实现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弯道超车。

上海,作为一座与伦敦、纽约齐名的国际化大都市,备受关注。20年前,留学生回国,不少人的奋斗首站都选择了上海。与流量时代相比,产业互联网更依赖于技术创新的突破,人工智能强调的“人才”效应,经过20年的酝酿,已充分显现。

上海在吸引人工智能人才方面,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突出优势。从顶尖人才角度来看,上海拥有复旦、交大等一批全国一流高校,科研和学校相关资源充足。同时上海优渥的创新氛围与生活环境,也为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才创造了条件,能与北京、深圳一较高下。

如今,腾讯前沿科技实验室,专注于算法研究的优图实验室,国际一流的信息安全团队科恩实验室落户上海,百度、阿里巴巴的智能产业赋能中心相继落地。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入驻西岸,成长于本土的商汤科技将全球研发总部放在了上海漕河泾……除此之外,上海还培养了一批人工智能垂直细分领域的中小企业,以AI“赋能百业”,形成一条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链。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3人工智能人才集聚上海,上海的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已超过1000家,泛人工智能企业超过3000家,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超7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科技大公司们已经为在上海争夺顶尖人才做好了准备。腾讯在2020年7月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宣布,推出Light2.0计划。该计划立足腾讯华东总部,面向全国青年科技人才、研究团队,旨在通过腾讯及合作伙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产品、课题等资源,为青年科技人才和研究团队提供产学研一体化的交流实践平台,助力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科研课题合作交流。

从互联网到AI崛起,上海能弯道超车吗?

2020年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演讲

创新正在让上海变得更有魅力。相关领导多次提到,上海要把开放的“门”打开、创新的“火”点旺、包容的生态建好。正如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线上在WAIC 2020开幕式上所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上海为我们解决“世界级”问题,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

同时,上海作为长三角高地,还能辐射到江苏和浙江板块。2018年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批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资格,其中长三角就有9所,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杭州和南京作为江苏和浙江两省省会,近年均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与上海形成掎角之势。

“腾讯希望扎根上海,创造历史。接下来,腾讯华东总部将进一步扎根上海,成为上海人工智能高地的建设者之一。我们会加快‘新基建’投入,与上海一起,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上海乃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腾讯公司副总裁姚星表示。

如今,上海的科技独角兽企业开始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美团点评、拼多多、小红书、阅文集团、Bilibili等企业迅速成长,这正体现了上海“开放、包容与创新”的城市品格。

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是高速竞滑,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比拼则是马拉松。马拉松磨的是耐力、积累与韧性。上海多年积累的资金、贸易、产业集群优势,恰恰能在产业互联网这场马拉松赛跑中展现优势。人工智能,正是上海获得的一个弯道超车机会。

人工智能已上升为上海优先发展战略,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上海初步建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领先地区之一。伴随AI立市口号,人工智能黄金一代才刚刚开始。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典型领域——自动驾驶,特斯拉,在2019年将上海超级工厂落户上海临港。仅仅一年后,这个超级工厂正式对外交付国产特斯拉Model3车型。在刚刚落幕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上,特斯拉CEO马斯克再提出,“利用现在的特斯拉硬件,只需改进软件便可实现L5级别的自动驾驶。”

新的时代趋势已经显现。不妨把目光望向海平线,你将看见一只巨轮的旗杆正在升起——产业互联网的变革大幕正在拉开,上海正被时代的聚光灯选中。有理由相信,像这样的“上海加速度”将持续上演,这座城市的创新潜力才刚刚释放。未来它一定会在科技之江与人文之海的交汇点,创造新的历史。

查看更多:

热点专题

更多

为您推荐